2023-06-28 16:16:43
浏览:
深圳宝龙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
宝龙达创立于1992年,从事高性能电脑系列板卡、笔记本电脑、台式机、一体机、云盒子、服务器等信息技术产品,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。
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,深圳、武汉多地研发中心协同配合,多项技术为国内首创,工艺技术水平远超国内外同行企业。
拥有千万级生产规模,一流的制造线体,先进的智能化制造设备,园值过亿元。深圳/武汉/越南等制造中心,协同作战,高效高产。
产品出口到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。
2019年1月,宝龙达集团与武汉市临空港区政府正式签约,项目总投资70亿元。建设笔记本平板电脑及电子产品生产基地,预计投产后五年内,年产电脑和电子产品约500万套左右,吸引六千余人就业。
项目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,总用地为294.5亩,总建筑面积366984.15㎡,共27个单体建筑物。整个项目分为三期建设,一期项目计划于2022年5月竣工交付,建筑面积121801.98㎡,1#厂房建筑面积74925.51㎡,4#食堂建筑面积13060.72㎡,5~8#、11#倒班楼建筑面积共32720.33㎡,17#危险品库建筑面积158.29㎡,开闭所建筑面积407.68㎡,消防水池建筑面积529.45㎡,停车位2235个。项目将重点引进集成电路、信息技术等相关产业,聚集高成长的信息技术产业群及相关产业链,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,为入园企业搭建一个环境一流,服务细致,配套齐全的运营平台,打造东西湖区信息科技产业园标杆。
宝龙达集团旗下工业地产模块涉及地产建设相关业务,工程所在地包含深圳、武汉等地区,现深圳光明区项目正在开发建设中,总建筑面积约13万㎡(含地下面积3万㎡)。
位于创新之都深圳南山区西丽同富裕工业城7栋
距离深圳北站5公里,宝安机场25公里,盐田港40公里
占据珠三角核心位置
定位为显卡、小板卡等PCBA 板卡的生产基地。年产能1000 万片PCBA 板卡。
①《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榜》上榜企业。
② 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,现有员工1500余人。
③ 在深圳、武汉均设有研发中心。
④ 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,多项技术为国内首创,达到业界领先水平。
⑤ 主要合作伙伴为国内外各大知名企业,为国内笔记本电脑及板卡领域
ODM龙头企业。
⑥ 2020年百亿级投资额的生产和配套项目在武汉开工,计划自投产之日
起5年内实现投资和工业总产值双100亿元以上,进出口额10亿美元以
上的战略目标。
⑦ 2022年武汉立矽产业园投产使用。
宝龙达的文化,由历史创造,宝龙达的精神,因我们传承,当我们钟情于此、醉心于此,惝恍于工作的舒心与事业的快意时,更应该铭记住宝龙达那些草根创业的艰苦岁月,那些成长路上壮丽豪迈的足迹……
管理挑战
1、打造符合宝龙达的项目管理系统
对工程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控:以项目为主体,衔接好项目前期、设计、采购分包、施工等板块的业务关系,打通项目前期、设计、采购分包和施工间的数据流,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协同作业与标准化作业。
提升效率:通过信息化实现端到端的业务闭环。实现任务协同、资源协同、组织协同、阶段协同、地域协同,提高工作效率
2、成本管理可视化
成本管理可视化:实现成本可视化;通过关联合同、工程预算、招标、分包合同、,将项目从立项到竣工串联起来,成本数据互通互联。实现动态成本分析
3、项目管理数据化
建立项目监控体系:分析项目执行情况,实时项目监控,自动反馈、预警,闭环管理,对标比对分析(任务、进度、质量)
提供洞察力:实现以项目为主体的全生命周期之间工程数据关联,对现金流、作业流、文件流、信息流等核心业务的闭环管理
项目行动
1、 建立项目管理信息平台,电子化从立项,环评,征地,规划、施工、申购、请款、合同等项目管理核心业务流程体系。
2、建立项目资金计划表,关联查看项目信息,采购信息,到货验收信息,合理安排付款,反馈付款信息,优化费用报销流程,流程归集项目成本,集成ERP财务系统,自动生成凭证。
1、 打通系统信息孤岛,集成现有财务系统,OA、CRM系统等。最终实现项目管理业务一体化管理,减少重复工作,提高工作效率。建立完善的流程管理体系。
项目效益
1、———通过构建的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,按需定制从立项、评估、环评、征地、设计、施工、验收等个性化业务要求,与公司实际业务相匹配,提高整体协同效率;统一的信息门户,为项目运管人员搭建准确及时的信息反馈平台,同时集成整合财务、OA等系统,可以使管理者清晰了解项目全面信息,实现有效决策与绩效考核;对项目的人、财、物、时间、目标、风险、成本、变更、协作、知识等关注点提供了标准化功能框架,全面支持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!
2、—————通过项目+平台的使用,改变了以前使用用EXCEL表格管理项目的繁琐困扰,转向IT手段的高效治理模式,大大的提高了工程项目管理的严谨性和效率,更在节约成本上有显著效果。工程数据通过作业产生,管理通过数据传递,消除信息孤岛,达到横向整合、纵向贯通的目标。